根据2012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涤纶面料所处行业为“制造业”中的“纺织业”(代码C1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涤纶面料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之“C17纺织业”之“C176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涤纶面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前景评估预测》显示,涤纶面料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主要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长丝织造协会。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涤纶面料行业的法律和法规和政策。
重污染行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16类行业,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污染严重的行业。
鼓励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集聚方向发展。加强无水少水印染、高速低成本数码印花技术、功能性面料整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高品质纺织面料、高端丝绸和家纺产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
浙江省高耗能行业项目缓批限批的实施范围为: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数据中心等新增能耗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推动印染行业绿色发展,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事关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事关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胜利。近年来,我国印染行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印染行业规范条件,能耗水耗不断降低,废水排放持续减少,一批绿色化、智能化装备得到推广应用,行业总体发展水准不断提升。
国家根据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
将“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等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的高效柔性化制备技术”,“采用高速数控无梭织机、自动穿经机、全成形电脑横机、高速电脑横机、高速经编机等新型数控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和“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印染技术装备、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新型染色加工技术、复合面料加工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等列为鼓励类。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力度。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农产品、消费电子类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在落实减税降费、出口信贷、出口信保、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各项普惠性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高品质的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持续深化产业体系调整与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公司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
研究采用新型纤维材料、新型纱布加工技术、多功能整理技术等,开发出保暖、弹性、抗菌、导湿速干、防紫外、防异味等功能产品。
到2025年,在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履行环境责任取得积极进展下,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产业体系明显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推动纺织产业向数字化、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突破差异化生产技术和新型加工技术,推广应用生态印染技术,发展先进化纤、高端纺织、绿色印染、时尚家纺服装。强化文化植入、创意设计、信息技术与现代纺织的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纺织和服装产业基地。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水平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
“两高”项目建筑设计企业应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的“两高”项目,或未依法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擅自出现重大变动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责令立马停止建设,依法严肃查处。
到2025年,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15%,年均下降3.2%;能源消费总量为26,910万吨标准煤,新增能耗2,250万吨标准煤(以上数据均不含国家能耗单列项目);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腾出存量用能800万吨标准煤左右。
浙江省关于建立健全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和单位产品超能耗限额标准惩罚性电价的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能耗双控制度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挥价格机制倒逼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和转型升级作用,对我省建立健全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和单位产品能耗超限额标准惩罚性电价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