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碳衡科技为我们纺织行业客户——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低碳化+数智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题桥公司迈向了碳中和的重要里程碑,荣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UV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达成核查声明认证。
在双碳的背景下,纺织行业新的机遇正在到来。全球纺织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如何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把握住机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是纺织行业内每个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此,碳衡科技解决方案团队撰写了《纺织服装领域双碳政策的发展动向及变化趋势》,原文被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法律工作年鉴收录,文章指出纺织业全面减碳的绿色创新路径,结合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开展“碳盘查、碳核算”工作,定期制定减排计划,定期落实成果,最终实现纺织业的碳中和目标。
纺织行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工业发展和出口创汇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规模达3233.4亿美元,再创新高[1]。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的指导下,纺织行业应积极地推进绿色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气候问题是一项需要多国共同协作攻克的全球性问题。自1997年出现“碳中和”这个概念以来[2],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挑战,许多国际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等相关国际法案,组织全球气候大会等,以在全世界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环保和减排,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例如,欧盟制定了《气候中立法案》,设立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2]的目标。美国宣布重回《巴黎协定》,重启气候对话,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度减少碳排放[3]。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际国内逐步推行的政策和行动引发了许多行业变革,也令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转型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纺织服装行业这样一个全球性产业内,企业的供应链往往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污染源[4]。为更好地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纺织服装企业应当积极应对全球趋势,主动发起减排计划,降低产品生产和工厂运营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纺服出口中占据了30%-40%的比重[5]。在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长期快速地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碳排放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耗能和排污总量较大,有关联的资料表明,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4%、8.5%和10%[6]。
为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挑战,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采用低碳和环保的生产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同时,国际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将逐渐被市场淘汰。纺织服装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以满足国际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7]。
行业的低碳转型给公司能够带来的并不单单是压力,在合理规划的情况下,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和实行绿色生产方式还可以为公司能够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能源的消耗,公司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8]。
例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费用、节省能源消耗所带来的成本节约、通过绿色生产方式获得的环保补贴等,都能令企业获得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经济回报。此外,积极努力配合环保政策的落实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潜在的环境风险和法律诉讼,同时为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9]。低碳减排举措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塑造积极的社会形象,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获得关心可持续发展的部分投资者、合作伙伴和终端消费者的支持。
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地获益,在未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将环保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发展目标,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实现这一转变,对国际国内市场双边有关政策的了解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洞察至关重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对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中国覆盖了全球超过半数的衣物上游生产环节,这些服装和织物后续流入全球市场,在欧洲、北美等地区被购买使用[10]。可以说,在关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全球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低碳政策变化能否产生及时的响应并提出应对策略至关重要。本部分将提供与我国纺织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有关政策的解读,以为公司可以提供多个视角,激发洞见。
为了首先实现气候中性,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法案,这中间还包括针对纺织品的具体战略。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可持续和循环纺织品战略》(以下简称《纺织品战略》)[11],从价值链最前端的生态设计环节开始,重新定义了纺织品产品的可持续性。
根据该法案,不符合可持续产品定义的纺织品将无法在欧洲销售。该法案引入了强制性的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如对纺织品纤维原材料的可持续采购的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欧盟委员会还将将制定对特定产品的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以提高纺织品的耐用性和可回收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气候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纺织品战略》对产品提出了强制性信息要求(最重要的包含面料成分、纤维成分等信息),其目的是将纺织品作为可持续产品做监管。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强制要求披露更多其他参数,如循环性参数和制作的完整过程发生的国家(即“制造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出口的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面临透明化、标签化的挑战。
此外,欧盟还设立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12](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并已确定了第一批覆盖的产品的范围。该机制旨在对进口商品征收额外税款,以降低碳泄漏风险。对于被CBAM覆盖的产品,该机制的进一步实施将增加我国出口至欧盟的产品成本。目前,虽然纺织品尚未被纳入CBAM管控范围内,但没办法保证其未来不会被纳入。
对于我国纺织品的另一个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来说,其国内提出的碳税立法《清洁竞争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ion, CCA)也将要求进口商和美国国内企业为超过行业中等水准的排放量支付碳税[13]。与欧洲的CBAM类似,虽然CCA暂未将纺织服装行业纳入征税名单中,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仍然值得国内的企业注意,提前开始减排工作以顺应市场状况成为当务之急。
碳标签制度在全世界内的逐渐推广也加大了纺织业减碳的需求。碳标签是一种环境标识,用于展示该商品对环境影响的具体数值,向消费者直观地展示企业在环保方面作出的努力,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碳标签的应用可能在特定市场形成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一些国家对产品标签的要求使得出口门槛也被不断提高。
纺织服装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产品在国内市场拥有广阔的销售经营渠道。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减排压力。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纺织服装行业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降低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固物的排放量等。
2022年发布的《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末纺织行业要达到新的绿色发展水平目标[14]。为实现这一目标,纺织服装行业需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行业应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制定节能减碳行动方案。同时,制定非织造布领域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降低行业能耗水平,并提高环保型原材料的应用比例,推广环保型产品。
此外,公司能够开展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及制品认证工作,加强环保型产品的推广,鼓励企业加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再利用纤维在多领域应用的比例。在绿色低碳经济的趋势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需要加速转型,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以突破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经济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行碳中和及有关政策,纺织服装业的进出口也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国际范围局势的变化使得碳中和政策的实施存在着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不确定性。如2022年俄乌冲突,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导致能源危机,打乱了欧洲部分国家实现碳中和的计划;英国、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都宣布了推迟碳中和时间,关闭或重启燃煤发电厂的相关计划。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出口量大的企业务必要提高自身应对突发状况,直面风险的能力,时刻关注出口国的政策变动,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有所准备。
未来,预计全世界各国将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范围,以覆盖更多行业,鼓励企业更加积极地减少碳排放。国际上许多低碳政策先于我国推行,国内的监管部门也在参考国外政策实施的经验,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文件。国内企业应主动引进先进的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积极了解和引进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以减少自身碳排放。在企业内部开展知识科普与讨论,分析借鉴国外成功案例,为自身减排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多方案。
(1)更明确的减排目标要求公司进行合理规划:我国政府已在国际社会明确承诺,要实现到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需要逐步减少自身的碳排放,实现行业碳中和的小目标,为我国30·60双碳大目标的完成做出贡献。为完成最终目标,企业要制定更加合理且详尽的减排计划,实现一系列小目标,包括:开展“碳盘查、碳核算”工作,定期制定减排计划,定期检验减排计划的落实成果,最终实现碳中和。
(2)政府政策的力度预计将进一步加大:2022年,多个省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预计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系列政策,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推出相关的激发鼓励措施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推进低碳环保生产。
(3)各行各业面临能源转型的挑战:为实现双碳目标,各行各业需加快能源转型升级,采用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采取辅助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加强智能管控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推动行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升级设备和工艺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4)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要求企业具备相关能力:运行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正在慢慢地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现阶段的碳资产交易体系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参考了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因此,公司能够从国际市场的有关政策入手,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和相关了解,以备后续资产交易、配额履约之需要。
(5)逐步实现供应链全链条可持续发展:为避免承担上游成本,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共识,优化供应链结构和流程,实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和环保效益提升,共同实现包括上游原材料降碳、生产的基本工艺改进、绿色物流的应用等目标。为更高效地实现这些目标,公司能够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质检和智能物流等功能的管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让所有的环节更加透明。
随着全世界内双碳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完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在完善纺织服装行业的政策法规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对该行业的监管,鼓励企业加强碳减排和碳中和,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的法律保障下,企业应该适应和应对政策的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优化生产和管理模式,逐步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加强研发技术和创新,采用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开展碳中和工作,通过自身碳减排和碳抵消来降低碳足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供应链管理,鼓励供应商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生产的基本工艺,一同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和努力,纺织服装行业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应对作出积极贡献。
[6] 方慧玲. “双碳”对纺服行业的影响[R]. 上海: 东证期货, 2022.
[16]王科,李世龙,李思阳,王智鑫.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J/OL].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23-01-31].
碳衡科技(CarbonNewture)是一家专注于赋能企业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风险管理、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大数据、AI和区块链等技术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碳中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今年,碳衡科技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对外发布中国机电行业双碳信息公开披露平台,以推动中国机电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积极进行双碳信息合规披露及履约,加快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