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英文版
化学纤维行业深度报告:粘胶短纤站在行业周期反转的拐点
发布者:bob半岛平台体育下载   发布时间: 2024-06-18 01:46:42

  受到产能扩张、贸易战、全世界疫情的轮番打击,18 年下半年粘胶 短纤出现第一家行业亏损,到 2020 年上半年陷入全行业亏现金 流的极端境地。而在此期间,行业格局已经悄然重塑,产能周期 进入新阶段。目前来看,以浆料短缺等因素为催化,粘胶短纤价 格已经开启回升。我们大家都认为行业将进入持续 2 年以上的景气周期, 行业优秀企业将获取丰厚利润。

  需求:纺服需求复苏是后疫情时代主线 年,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出行需求的代表首 当其冲。后疫情时代,欧美等地区的需求显著复苏将是必然趋势, 将有力提振纺服外贸;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已经释放关税方面积 极信号,18 年来压制粘胶段纤需求的两大核心因素将有望趋于消 解。从长期看,产品替代效应和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扩展也有望提 振粘胶短纤需求。

  18 年来,伴随行业陷入整体性亏损,产能扩张基本绝迹,行业两 虎相争也趋于和缓;存量产能方面,据我们统计,目前已有约 70 万吨产能永久性地退出行业。在行业景气谷底,行业供给格局已 悄然重塑,进入实质性的产能收缩周期,且当前上游浆料供应紧 缺,一旦行业需求复苏,行业有望进入系统性供应紧张。

  棉花与粘胶短纤相互替代性强。20 年棉花价格大大领先于粘胶短 纤,21 年粘胶短纤的应用比例有望因此显著提升;此外, 21 年 预计全球棉花供应偏紧、国内国储棉库存仍为历史低位,棉价有 望持续坚挺,并支撑起粘胶短纤价格。

  2017-2018H1,“错过的”供给侧改革牛市:粘胶短纤上一轮的周期高点出现在 2016 年中,彼时棉花价格高 企,内外需求尚佳。因此到了 2017-2018 年,在化工行业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中,粘胶短纤由于并未在此前 经历惨烈的行业竞争,受到的环保制约也不比上下游高污染企业,因此与绝大多数其他周期子行业如火如荼不 同,反而是处于景气下滑周期。此后,粘胶短纤与化工其他子行业间的这种“错位”也在延续,时至今日,粘 胶短纤在产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也与大多数子行业不同。

  2018H2-2020,贸易战、全世界疫情和两虎相争,行业陷入最大困境:需求端,2018 年上半年美国宣布第一 轮关税,此后第二轮关税之后美国已将纺织下游全部产品纳入关税清单,严重打击纺服下游出口,而 2020 年国 内和海外疫情接踵而至,同样严重打击终端需求;供给端,除产能扩张过速外,三友化工和赛得利成为规模相 近的行业双龙头,陷入两虎相争的低价竞争。2020 年上半年,行业龙头的粘胶装置主动降负荷,标志着全行业 进入亏现金流的极端盈利状态。而这往往意味着行业即将否极泰来,曙光渐近。

  2020 年末至今,多因素催化下的复苏周期:20 年 10 月以来,粘胶短纤开始反弹,近期涨价尤其明显,本 次价格持续上涨的催化因素包括冷冬、浆料短缺、下游备货等因素,但最终的原因还是行业产能周期所驱动的行业景 气复苏周期。

  2020 下半年以来,大量化工品呈现迅猛涨势,如纯碱、PVC、有机硅等,价格一度达到或超过历史高点, 但随后又很快偃旗息鼓。但粘胶短纤的逻辑与上述子行业截然不同,行业经过 18 年以来的行业谷底, 我们大家都认为行业供需格局已得到重塑,在利好催化下,产能周期的力量将驱动粘胶短纤行业进入 2 年以上的景气周期,为 相关公司能够带来丰厚回报。

  后疫情时代,纺服需求复苏是一大主线 年,粘胶短纤产品下游的纺织业已开始明显复苏,是内、外需共同拉动的结果。从内部需求看,纱、 布产量累计同比显著改善,降幅已由年初的-36%收窄至-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零售额至 11 月月末已突 破 10000 亿元,接近 2019 年度同期水平。从外部需求看,我国纺织纱线 年度的出口额远 超 2019 年水平,形成了巨额的纺织业贸易顺差。从粘胶短纤的直接下游产品价格上看,至本年年初,人棉纱的 价格已经反弹至一年以来的顶配水平,达到 18500 元/吨,可见行业景气度较高。

  从目前来看,使得行业复苏的因素任旧存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则成为提振下游需求的主要动力。

  二次疫情的反复降低了防疫物资的出口回落速度。近期北半球进入深冬季节,病毒的活性随着气压变化、 气温降低而有所增强,毒株变异信息不断传出,加之国外防控措施不到位,疫情传染的风险明显增大,二次疫 情的爆发使得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医疗资源出现紧张局面,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纺织类防疫物资出口回落 速度的放缓。

  疫苗量产、全球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国内外数据预示纺织产业在遭受长久压制后将欣欣向荣。由于中国 的疫情防控态度积极、措施到位,在世界中较早恢复了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且发展水平介于发达国家和落后 国家之间,我们第一步以中国基本恢复后的状态类比全球经济复苏。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 5000 户企 业家调查问卷指数表能够准确的看出,虽疫情好转,经营景气指数、国内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 提升甚至超过以往年度的同期水平。

  从全球数据分析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 2021 年世界经济提高速度约 5.2%,其 中,发达经济体增速约 3.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稳步的增长 6.0%。2020 年度美国服装及家用棉制品的进 口金额、欧盟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口金额均自六月起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因此能基本明确:全球经济复苏是 大势所趋,发达国家作为纺织品的重要消费国,在全球经济复苏后将带动下游需求欣欣向荣。

  特别的,纺服需求代表出行需求,将是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的代表主线。我们取纺服产业链主要化纤产 品(代表下游出行需求),包括涤纶 POY、尼龙 6、粘胶短纤、氨纶;然后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取各产品在该时间 点上的价格、价差历史分位数,即一共 8 列数据,再取 8 列数据的平均值,得到一列数据,记为化纤产品平均 分位数。我们取聚氨酯产业链基本的产品(代表下游居家需求),包括纯 MDI、TDI、PO、软泡聚醚、硬泡聚醚, 做同样处理,得到一列数据,记为聚氨酯产品平均分位数。

  以下为两列数据的历史比较,能够正常的看到历史上两条曲线往往相近,但近期而言由于全世界疫情蔓延,两者开 始出现巨大分野,也代表着纺服产业链后期巨大的景气修复空间。

  化纤资源结构调整进行时,人造纤维用量提升直接拉动粘胶短纤的需求。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 的两大主要类别,粘胶短纤是人造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纤维包括涤纶、锦纶、晴纶、氨纶等,其主要原 料为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吸水性差,不透气,不可降解不可再生的劣势。而相对来说,人造纤 维则具有吸水性好,柔软透气,可降解可再生,抗皱褶能力强,光泽度好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决定其能在未来 取代部分合成纤维。

  另外,纺织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的排头兵,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也面临着高水平发展以适应国际新分工的转型问题。截止 2019 年,我国纺织业总规模已超越了世界的 50%,化纤产量超过了世界的 70%,出口 量超过 34%,并且具备完全的产业体系、较高的工艺制造水平、装备水平。

  然而,传统的中低端纺织业也在其中占有重要份额, 随着国际纺织格局的改变,中国的家纺、服装业面临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后起之秀”。这些国家发展相对落后,拥有人口红利, 迎合了传统纺织业人口密集、薄利性的特点,加之原料价格低或关税政策等特有优势,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受中美贸易战加征一定的关税和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影响,我国原有的成本红利正逐渐向印度、越南、孟加拉 等国转移,在疫情恢复后仍会面临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订单外流问题。

  另一方面是以土耳其、墨西哥为代表的欧美“近岸”国家。欧美国家作为纺织品消费大国,除具备较强的 购买力之外,还有更多的时尚、奢侈品牌加工需求。近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业制造成本提高,加之时尚品牌 交付货物的迫切性提升,西方服装品牌公司在“近岸”相对低成本的国家生产服装则更具成本效益。麦肯锡在 2018 年的一份报告中计算了在美国和德国“近岸”和“离岸”国家生产 1 条牛仔裤的成本,发现孟加拉和墨 西哥生产 1 条牛仔裤并运输到美国的成本比中国分别低 11%和 12%,而在孟加拉和土耳其生产 1 条牛仔裤并运 输到德国的成本比中国分别低 20%和 3%。从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工资水平中也可看出,孟加拉国、越 南、印度和土耳其的成本优势明显高于我国。

  因此,在新的国际纺织版图之下,中国传统纺织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而产业用纺织品正是纺织产业中继服装、家用纺织品之后的新增长极,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拉动纤维产量的主力军。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 织品,指应用于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纺织品,或是与其他材料组合或复合在一起专门设计供各行各业使用的特殊纺织品。使用原料涉及产业用普通纤维、产业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功能纤维等。其具有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市场渗透性强、 跨产业关联度高、效益可观、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产业用纺 织品对整个纺织产业的高效益、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经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与部分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数量和 质量上均具备广阔的上行空间。国际上一般会用纤维加工量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水平,从 数量上看,2018 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用量为 1525 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 27.93%,而发达国家如 美国、日本、德国的这一比例均已超过了 40%。2020 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在疫情需要和政策推动下顺利 完成了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至 33%的指标规划。根据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预测,预计到 2024 年,我国产 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 2000 万吨。通过出口产品的结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目前只能生 产一些在医疗卫生、农业、建筑业、篷帆类和包装用的低端用品,且在价格上并不十分占优势,而在航空航天、 隔离绝缘、过滤分离这些高技术、高盈利的领域则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用纺织品——非织造布是粘胶短纤的直接下游,在疫情中表现亮眼,未来发展仍被看好。从出口结构 图中还可看到,非织造布虽无价格上的优势,但仍能占据较高的份额,可见其目前在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地位较 高。非织造布即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或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 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目前国内主流的无纺布工艺包括纺粘型无纺布、 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湿法无纺布等。

  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 无纺布行业将保持着势如破竹的增长势头。随着时下人们卫生意识增强、二胎政策放开和人 口老龄化加剧,前四种工艺制无纺布不仅在疫情中获得了广泛关注,且未来仍会有持续增长的社会需求量。而 湿法无纺布多应用于高端领域,在发达国家,湿法用纺织品已占到纤维制品的 30%以上,我国距此还有较大差 距,会成为增长点被继续培育。根据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数据,全球纺粘型织物非织造布市场到 2025 年有望达到 12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5%。美国无纺布行业增长势头将保持在 6.4%;欧洲的增长主要聚焦在德国, 纺粘法非织造布未来 5-6 年将增长 2.92 亿美元,而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0.8%,到 2025 年,中国纺粘型非织造布市场规模有望增加约 20 亿美元。

  经历长期亏损后, 2021-2022 年度行业内或无扩产计划。由于 2016-2017 年度的扩张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不 振,粘胶短纤价格自 2019 年起持续走跌,直至 2020 年的第四季度才开始回升。从产能数据分析来看,相较 2019 年,2020 年行业产能多出 50 余万吨,产量却下降了近 25 万吨。绝大多数企业在长达一年以上亏损的背景之下 开工率达到历史地位甚至退出生产,几乎只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保证供应,故企业在此期间无扩产规划,行业在 2021-2022 年度暂时没有新增产能。

  另外, 从产能结构来看,部分企业应需调产至高白粘胶。上文中已经提到,无纺布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主 要原料和粘胶短纤的直接下游,除在疫情中产量增速提高外,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行业内的部 分企业对普通粘胶短纤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无纺布专用的洁净高白粘胶。百川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泰化学在 2020 年度完成了对中泰纺织和阿拉尔纺织的生产线 万吨洁净高白粘胶的生产能力,山东雅美也于 2020 年度完成了对部分普通生产线的高白消光改造。

  高白粘胶目前处于扩产扩能阶段,整体看或将利好于粘胶生产企业。截至目前的可考数据,国内已有中泰 化学、三友化工、银鹰化纤、赛得利、南京兰精和山东雅美具备洁净高白粘胶的生产能力。根据卓创究讯的统 计,2017-2019 年高白粘胶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37.5%,估计 2020 年度洁净高白粘胶产量为 56 万吨左右,同比 增量近 60%。由于普通粘胶、高白粘胶的下游应用领域不相同,粘胶生产企业适度技改转产可以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其抵御不同下游产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盈利水平。另外,在总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原本生产 纱线的普通粘胶转产至高白粘胶,会对纱线的原料形成抢占,进一步加剧纺纱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来提升 上游议价水平。

  长期亏损下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触底反弹后继续上升空间仍旧有限。受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2019 年 度国内行业平均开工率仅为 77%,至 2020 年度下降为 71%,个别月份一度低至 60%,达到了历史最低位,对应年度停工产能为 152 万吨。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随着 2020 年第四季度后粘胶行情的一路走高,开工率在达到 80% 后高低震荡,未随价格提升而继续上行。由于粘胶短纤库存处低位,下游仍有补货需求,故排除进入需求淡季 开工率不高的影响,造成开工率未再继续上升的原因有二, 一是上游原料溶解浆供不应求不能够满足在产企业的生产需求,二是长期停工产能或很难再开工。

  粘胶短纤的原料主要为棉绒浆和溶解浆,由于棉绒浆取自于棉,生产易受棉花供给的限制,生产的全部过程污染 较重,故不具备棉花资源优势的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后者。我们国家生产溶解浆的木材资源相对匮乏,技术设备上 较为落后,造成了我国溶解浆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因此导致我国溶解浆的进口量占比高达 60%以上。2015-2019 年,随着粘胶扩产,溶解浆供应量也逐年提升。

  造纸用化学制浆和溶解浆的下游应用领域不相同,分别为造纸业和化纤业,但二者生产的基本工艺基本相似,主要 原料均为木浆,主要工艺均为“备料——蒸煮脱去木素及半纤维素——漂白去除有色物质”,但溶解浆作为一种 高纯度的精制浆,在黏度、白度、木素和半纤维含量上有更加高的要求。制浆企业转产溶解浆工艺并不复杂,只需 对蒸煮、漂白环节做改造,就可以实现造纸浆与溶解浆的互相转产。

  具备柔性生产条件的制浆企业一般会根据行情进行改产。自 2011 年以来,棉花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造成溶 解浆价格直线上升,而纸浆价格则较为低迷,造纸浆企业纷纷在 2016-2017 年建设溶解浆生产线 年中国 的两大主要溶解浆项目投产,一是湖北黄冈晨鸣 30 万吨/年溶解浆生产线投产,另一个是山东日照亚太森博 120 万吨/年纸浆生产线改造转产溶解浆,使得当年溶解浆表观产能达到 260 万吨,但由于 2018 年造纸浆市场行情 景气度较高,需求量大,新增产能全年基本都在生产造纸浆,当年实际产量只有 156 万吨(表观产能开工率 60%, 实际产能开工率为 85%)。至 2019 年,溶解浆企业检修频繁,且检修、转产的公司数比 2018 年有所增加, 导致行业开工率下降 5%至 80%。

  2020 年溶解浆开工不振,大量制浆企业转产。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和下游需求不振使得粘胶短 纤开工率持续下滑至历史低位,下游对溶解浆的消耗量减少,采买周期延长,加之进口溶解浆有明显价格上的优势, 国内溶解浆价格持续低迷。彼时纸浆用量和价格也遭受疫情重创,但制浆企业预期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将全球 用纸量增长,开始排产造纸浆,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上半年国内阔叶溶解浆平均开工负荷率仅为 25%,3 月和 5 月月内短期更是出现全部浆线 月以来持 续走高态势,现已逼近 90%。

  纸浆价格持续上涨,长短期需求拉动将延续涨势。纸浆价格自 2020 年 8 月突破低迷格局,自 10 月持续上 涨,近期涨幅已超越溶解浆。从短期需求来看,疫情阴霾尚未消散,叠加纸品旺季的到来,全球用纸量需求 仍旧较高,根据百川统计,1 月中旬国内青岛、常熟、保定港纸浆库存合计 152.6 万吨,已降至 2019 年 1 月以 来最低水平,卓创资讯显示,白卡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企业自 8 月至今持续提涨报价,可见下游供货紧张, 对纸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支撑,整个造纸行业景气程度高。

  长期来看,我国“禁塑令”叠加“限废令”实施趋严,下游细分纸品消费需求持续提升,将对纸浆价格及开工率形成支撑。按照原料来源,纸浆可大致分为木浆(包括阔叶、针叶浆)、废纸浆(包括废旧书页纸及报刊纸等) 和非木浆(包括草浆、竹浆、苇浆等),木浆下游主要为文化用复印纸、双胶纸、双铜纸、包装用白卡纸、生活 用纸和特种纸,废纸下游主要为文化用新闻纸、包装用箱板纸、瓦楞纸和牛皮纸等,部分纸品需对两种原料进 行混用,如包装用白板纸。

  从木浆下游占比最高的包装用纸的需求来看,根据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逐步加强塑料 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 年 1 月 1 日,堪称史上最严限塑令开始生效实施,意味着作为替代品的包装用纸的需 求将大增,虽然受限于成本,废纸制包装纸是塑料更合适的替代品,但是取代塑料餐盒的食品用白卡纸、取代 塑料袋的高端包装用白卡纸、白板纸仍可以对木浆的需求形成支撑。

  同时,国家自 2014 年来就不断限制固态废料的进口,截至 2020 年木,已经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态废料, 由此一来,国内的废纸浆供应将更加紧缺,加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效率在 40%左右(发达国家能够达到 80%), 废品回收行业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造升级为废纸浆提供足够原料,故木浆将与废纸浆一同承担起塑料替代的 需求缺口。

  从木浆下游的生活用纸、复印纸及特种纸来看,用纸需求均在近年持续提升。尤其是生活用纸方面,公共 卫生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的卫生意识,改变了用纸习惯,强化了增长态势,预计未来用纸量仍会保持在较高 水平。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教育业发展及人民文化素养提升,图书刊印和特种纸的用量需求提升也是大势 所趋。

  总的来说,我国纸浆行业的供需双增长态势已经显现,需求端看,2010-2019 年,我国木浆消费量及进口量攀升,根据中国纸业网的信息,海外木浆发运量正逐步向中国转移,自 2018 年底至今已经提升 20%达到 50% 的水平,体现出巨大的消费潜能;供给端来看,卓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 年之后全球纸浆行业新增产能在 2000 万 吨以上,其中中国占 41%,下游原纸已公布的新增产能在 1500 万吨左右。

  从木浆供需格局来看, 纸浆将长期挤 占国内以及全球的溶解浆供应,进而对粘胶开工率形成制约。

  行业停车在半年以上的产能已超过 95 万吨,停工超过一年的产能已达 77 万吨, 新疆澳洋、新疆舜泉和浙江富丽达等企业也包括在内。从企业生产能力来看,长期停工不仅会错过检修和行业 技改,且粘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用到强酸强碱,如果长期停车,将可能永久丧失复产机会。经营者也可能在此期间将 丧失创收能力的产线处置(如江苏翔盛将其全部 26 万吨产能出售给赛得利)。从企业上下游来看,企业很可能 失去与原有原料供应商、下游客户的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在原料溶解浆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物资采购问题更提高了 复产难度。

  长期来看,制浆企业转产溶解浆动力不足,长期停工产能也很难再开工,行业开工率无法继续上行的原因会长期存在,加之部分粘胶企业技改生产高白粘胶,纺纱行业供应会继续收紧,粘胶产能或不升反降。届时在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的情况下,粘胶生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会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获利水平。

  棉花和粘胶短纤两种产品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首先,最直接的,棉花与粘短均为纺织原料,生产出的布料性能也较为相似,彼此之间属于典型的替代品;另外,棉花(棉短绒-棉浆粕)同时也可当作生产粘胶短纤的原料。这使得棉花同时为粘短提供替代效应和成本支撑,二者价格天然地存在正向相关。从历史价格趋势上看,我国棉花内盘价(皮棉,328 价格指数)与粘胶短纤价格总体而言同步性较强,且单吨价差一般不大。

  而与此同时,可以观察到皮棉价格与粘短价格同步性正在越来越强。自有历史数据以来,皮棉价格与粘短 价格的相关系数为 0.47,而最近 6 年以来已接近 0.7,且单吨价差也有逐步收窄趋势,其根本原因包括:

  1)混纺纱占比提升是大势所趋,使得下游厂商更自由地调节不同原料的用量:对于下游纱线企业而言,虽 然很多采购单一的棉/粘胶短纤/涤纶纤维原料生产纯棉纱/人棉纱/涤纶纱,但也有相当比例的是采用混纺模式, 即纺纱时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纤维,最后的服装布料也同时含有两种以上的成分。通常而言,纯棉纱纺纱机难 以切换为生产人棉纱,但混纺则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自由调节不同原料的用量,比如原先按棉花:粘短=7:3 混 纺生产的根据原料价格变化调整为棉花:粘短=3:7 等。而近年来随着化纤产品和纺织技术的技术进步,尽管 不同数据统计口径差异明显,但混纺纱比例正在逐渐提升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棉花与粘短价差很难 再有大幅扩大。

  2)棉价市场化继续推进,棉价会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需:我国实行储备棉和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储备棉即 国家会依据市场供需情况集中收储或抛储大量棉花,以冲抵棉花市场的供需不匹配;同时政府每年设置一定的 棉花进口配额限制,禁止超过配额限制的棉花进口,以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以上政策在稳定国内棉花市场方 面起到非常大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弊端。如有限的进口配额造成了内外棉价差居高,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不得不长 期承受比进口价更高得多的棉价。随着中美贸易协定落实,国储棉达到历史最低位,进口棉花配额增加、棉花 产业的市场化仍是大势所趋。棉价正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上的供需结构,同时越发成为判断粘短价格的重要参考。

  我国棉花历年来存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表现为棉花消费量(年 800 万吨左右)超过内地棉花产量 200 万 吨以上。这部分需求缺口一方面依靠进口配额满足,一方面则有赖于国储棉抛储。2016-2018 年,国储棉每年在 8、9 月份前的抛储量均达到 200 万吨以上,直至新棉上市才停止抛储,以满足下游棉纺织企业的需求。2019 年 轮出 99.6 万吨,没有轮入。2020 年轮出 50.3 万吨,而轮入只有 37.16 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 将在 2020 年 12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轮入 50 万吨储备棉,但由于内外棉差价居高不下,预计在截止时间 之前较难完成轮入计划。不考虑今年还未公布的轮出计划依次计算,国储棉中库存仅余约 138 万吨。因此,为 保障安全的库存规模,预计 2021 年棉花的需求缺口除依靠国储棉抛储来满足之外,还有赖于棉花进口配额的提 高。 全球棉花供应趋紧,进口棉价看涨。内受国储棉安全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外受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落实和中澳关系趋 紧的影响,中国将会在 2021 年度大量进口棉花,且进口第一大来源国将是美国,近期中国对美棉的大量签约也 可证实这一预期。而从供需角度看,国际棉价呈上涨趋势,势必会带动进口棉价的上涨。从全球供给方面看,世界棉花主产国产量均没有到达预期。美国农业部自 2020 年 8 月起便开始持续下调对 2020-2021 年度世界棉花产量的预期,1 月份的最新预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棉花产量再度被调减了 21.8 万吨,美国、 巴基斯坦等国预期产量均被下调,根本原因是拉尼娜气候的发生,使美棉主产区不断遭遇飓风等极端天气的侵 袭,而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则遭遇干旱,预期产量下滑。从需求方面看,前文已经提及,在疫情恢复后,全球 的纺服行业将迎来景气反弹,进而拉动棉花需求,促成棉价上涨。

  宏观经济上行利好粘胶短纤价格。历史上,粘胶短纤价格一般与货币供应量呈显著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 增加将带来更强的消费意愿和流动性,下游的纺服行业则有更充足的备货资金和备货需求,采购粘胶短纤产品 以补充库存,进而拉动产品价格。自过去十年间的粘胶短纤价格与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的变化趋势图能够准确的看出, 粘胶短纤的价格变化大概滞后于货币供应量一年时间,二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 2009-2011 年间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政府自 2008 年底开始投入 4 万亿中央财政资金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随后地方政府 投入 18 万亿元与其相配套。2009 年广义货币供给量增加 13.11 万亿,同比增速为 28%。而粘胶短纤的价格也自 2010 年起持续上涨,至年末达到了 30000 元/吨的历史最高价格。回看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仍以宽松为主。为刺激疫情影响下的资金流动,2020 年上半年,央行采取 了“采取了价降量宽、放松监管”的政策组合,随着疫情得控和生产恢复,货币政策虽逐渐趋稳,但仍相对宽 松。根据新华财经的预测,基于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就业冲击尚未完全平复和信贷投放的季节性(通常 一季度是全年放贷的高点)等原因,货币政策收紧不会迅速,

  预测2021年M2增速仍将高于疫情前水平(8%-8.5%), 在 9%上下。由于产品价格对货币供给量反映的滞后性,预计未来 1 年粘胶短纤价格仍会继续上行。因此,在内外需求旺盛,行业供给收紧和棉价重心继续上移的大趋势下, 预计 2021 年粘胶短纤行业将延续 2020 年末景气度,看多价格至 16000 元/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